做有情怀的教育是作为一名真正教育者的毕生追求和梦想。那么,怎样才算是做有情怀的教育呢?为了帮助全体教师释疑解惑、指明方向,2019年4月9日,学校邀请原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、云大附中校长何明教授到学校开展《做有情怀的教育》专题讲座。
何明教授是享誉中国民族学界的知名学者。他以其深邃的洞见、广阔的视野、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和中外教育阅历,围绕着“中国教育的问题及根源、教育的情怀、教师的责任、情怀的实践”等方面,分享了对做有情怀的教育的理解和智慧。他语重心长地说道:“做有情怀的教育就是要超越眼前的现实目标,做有更高梦想、有更高追求的教育,为社会立德立心、育真育善、传道授业,引领社会、经济的发展,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。”
何明教授的讲座一开始就指出,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,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。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、新目标,教育必须要转向。新时代的教育,要有更高的追求和理想,要有更高的目标和担当,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,也才能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的发展,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“中国梦”提供动力。
何明教授对当下中国教育进行了深刻反思。他认为,基础教育对社会、民族的观念、行为、能力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,在整个国家、民族的发展历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何明教授以问题为导向,深刻揭示了中国教育问题存在的根源主要在于:传统的惯性、制度的缺陷、社会的盲从以及教育本身的原因等四个方面。他深刻指出,中国传统文化讲究服从,从科举考试开始,侧重的是熟记硬背的传统,加之当前的教育制度把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升学的唯一标准,教育方式也强调死记硬背,社会大众形成了“重成绩轻素质”的盲从观念,这些因素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想象力、探索力和创造力。与此同时,处于主导地位的学校教育在品行培养方面空泛悬置,品德课程体系脱离生活行为实际,教师言教有余身教不足。这些因素的叠加,导致了培养的学生素质不足、人格不全、创新缺乏,形成了中国教育面临的一大困境。
鉴于目前中国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境,何明教授从教育情怀、教师的责任和情怀实践三个层面,对如何做有情怀的教育提出了解决思路。他指出“做有情怀的教育”就要做到“立社会之德、树未来之才、育创新之能”。“立社会之德”强调的是要在青少年时期,通过基础教育为完善、积累孩子的道德立根、埋下优秀基因,培养学生向善的理念,不断塑造有社会公德的民族群体;“树未来之才”要求老师们因材施教,超越现实对成绩的要求,培养学生在领导力、组织力、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的能力;“育创新之能”要求基础教育要改变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,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力、探索意识、创新能力提供平台和机遇,把学生的创新意识、创新能力培育出来、打好基础。
在追求做有情怀的教育的过程中,教师承担着以下责任:一要塑造未来的心灵,培养学生仁爱、诚信的品性;二要规训社会的规范,着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和公益心;三要培育发展的动能,注重培养、激励学生的探索、创新能力,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观念和想法。教师在做有情怀教育的实践时,要着力从“确立自我的意义、探索实现的路径、寻求现实的结合”方面去努力,最终把有情怀的教育落到实处。
王爱民校长在总结时说道:好的思想一定要分享,好的智慧一定要学习。何明教授有着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面教育实践管理经验,他作为云大附中的老校长,对学校的发展作出了科学的战略规划,引领学校管理走向规范化,促进学校发展走向品牌化、品质化和内涵化,对学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在今天的讲座中,何明教授教导各位老师要做有教育情怀的人,要心存善念,以充满仁爱之心对待身边的人、教育好每一个孩子;要充满诚信的观念教书育人,塑造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公德之心。
本次讲座由呈贡区教育体育局和云大附中呈贡校区联合举办。除云大附中呈贡校区全体教职工外,昆三中呈贡学校、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、云南衡水呈贡实验学校、呈贡区实验学校、川师大天骄校区等7所学校的教师代表也到场聆听了讲座。